叶美兰★:“大学现在非常重视和地方和企业行业的结合★,南邮提出★‘一市一院一特色★’★。南邮是部省共建高校,我们想围绕江苏的13个地级市,一个市打造一个特色的产业研究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三四个研究院★,下面很快在无锡会有创新港,宿迁研究院也刚刚建成。在原来和徐州合作的基础上,包括和苏州,后面也在谋划帮企业和地方能够双向发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教人才的支撑。”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艺 李扬 郑凌 章斌炜 编辑/张萌)
张慧鑫:“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重点强调四个字——因地制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相信徐州一定深有体会。”
张慧鑫:“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3月5日★,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其中★,并作为第一项重点工作提出★。关于这方面★,有请三位代表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刘庆★:“江苏产研院有项目经理制。谁要有引领性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项目经理制先聘请你当项目经理,我们的专业团队和你一起做市场调研★、资源整合,把这个项目变成商业项目。★”
张慧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江苏将沿着习指引的方向★,通过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主持人文坤:★“创新、产业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网友★‘可乐加冰’感叹★‘许多曾经的科幻已经逐步变作现实,期待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更快成熟★,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网友‘四海听雪’说★,‘我正在从事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开发。感觉现在创新环境越来越好,但我们这类企业还存在资金投入大★,人才匹配难等困扰,想问代表们有什么建议★。’★”
张慧鑫★:“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做好产业科技创新协同文章★,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呢★?★”
叶美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一个主战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我们分类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企业需要的模块化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四个培养模式★,从学科到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超前进行了谋划和变革。”
王剑锋:“要求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是继去年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后的新使命★,既饱含着关怀,又寄予厚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作为首要任务进行部署,这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主持人张慧鑫:★“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议事厅》。今天走进演播室的三位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长王剑锋★,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刘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的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的深度结合。我想,未来江苏产研院要继续当好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角色,在研发机构的治理★、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的激励以及财政资金如何高效配置这几个方面要继续探索★。”
刘庆:“在江苏代表团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觉得是非常英明的。江苏的经济体量巨大,如何在现有这么大的经济体量下保持高质量的增长,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技术创新。另外一方面,江苏也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布局一些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刘庆:“去年,给江苏一个新的定位,就是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我觉得要求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近80家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分布在江苏大地不同地方的专业研发机构。希望通过江苏产研院这样一个集研发载体★、创新资源、产业需求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的打造★,为江苏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叶美兰:★“第一★,阐述了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辨证关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也不是要放弃传统产业;第二,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绿色发展,在深化改革和教育人才科技支撑上做了阐述,为我们下一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权衡:★“比如,上海发挥好人才资源的优势,浙江发挥好民营资本的优势★,江苏有产业科技的优势★,安徽有新兴技术的探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我想,下一步要围绕提出的重要要求,在长三角区域内部按照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格局来推动科技创新★,率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高地★。★”
张慧鑫:★“这一次★,还提到‘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江苏所处的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我们也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来参与讨论。权代表您好,您觉得长三角应当如何各扬所长,携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剑锋:“徐州高校资源比较富集,科技平台功能也比较强大,人才集聚包括‘引育留用’的政策也比较完备★,通过这三方面的支撑把徐州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另一个方面,打造徐州科创圈★,争取把周边的这些创新资源能够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
张慧鑫:★“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过去一年,江苏牢记习嘱托★,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41.3%和49.9%。也认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殷切期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对于这一定位,各位代表怎么理解,如何推动落实★?”
张慧鑫★:“我们看到网友发的观点都很现实。习也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也请代表们给网友支支招。★”
刘庆:“我们是★‘一个核心团队、一套机制★、一体化的管理★’★。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比如说上海有一个公司,它给我们提出需要打造废钢切割的机器人。我们就用长三角国创中心已经打造的生态和体系,用江苏产研院在常州的机器人研究所制造了第一台样机。现在★,这个机器人已经下线。我们觉得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叶美兰:“首先是各级政府在政策市场和资金上要给予支持★。现在江苏省也有很多的政策,同时企业也要主动寻找社会的资本进行投资。人才上,高校应该责无旁贷,要每年为企业培养有新生力量★,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生输送到企业去,尤其鼓励他们到新兴面向未来的企业。★”
王剑锋:“抓科技创新是一直高度重视,也是要求江苏必须抓好的大事要事★,徐州考虑从三个方面来抓好落实。第一个是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我们有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去年完成了重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正在积极锻造国家深地领域战略科技力量,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已经研发了80多款高端核心零部件。第二项重点任务是强化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厚植竞争优势,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第三个重点是加速科教资源转化,这也是徐州的最大优势。徐州现在有12所高等院校★、26.8万名在校大学生,要把徐州的科创长板引向创新★、植入产业。★”
王剑锋:“徐州也是一个制造业强市,我们在全国制造业排第22位。同时★,大家也知道徐州又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所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徐州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想从徐州实际出发★,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还是要升级传统产业。我们前些年淘汰了一批落后的钢铁★、焦化产能,整合了一批企业。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对工程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在数实融合方面做了大量投入★。第二是培育新兴产业。结合徐州实际★,徐州的资源禀赋、科技优势等,我们这些年谋划了一批新兴产业★,像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产业都超过1000亿的规模。第三是布局未来产业。像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徐州有技术基础的深地空间的利用、细胞和基因技术★。另外,在通用人工智能这五个方面成长型的未来产业进行布局。”
王剑锋:“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实际上,科技创新除了技术★,很重要就是资金、人才★,尤其是中小企业反映的问题更加突出★。针对这个问题★,去年★,徐州市专门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解决供需两端的矛盾。今后,我们在这方面继续发力★,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从头到底都打通。”
主持人:“刘代表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带头人★。依托长三角科创资源,您和团队目前围绕哪些产业方向进行重点布局?★”
张慧鑫★:“能感受到三位代表感受颇丰★。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此次审议中,‘创新★’也是反复强调的高频词,★‘加大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而这也是对江苏一以贯之的要求,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科技创新都排在第一位★。政府工作报告也围绕★‘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部署。我们该如何继续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呢★?”
电话:0577-6317 9999
技术支持:0577-6317 9995
传真:0577-6317 9996
E-mail:cg@chugn.com
地址:浙江省平阳县万全家具园区冯宅路口(104国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