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实属不易★。是什么促使这家法院改变如此之大,磴口法院代院长李明虎的一席话道出了真相:“磴口法院致薄的主要原因是‘人’的问题,抓好脱薄的关键是★‘以人为本★’。★”
“磴口被称为★‘塞外江南’★,但经济发展是短板,这导致教育、医疗配套设施不完善★,确实吸引不来人、也留不住人。”磴口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杨鑫介绍说★。
事实证明★,干部调整交流确实是一把★“利器★”★。新岗位、新任务激发了大家的潜能,干警们秉持“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坚定决心,认真落实阅核制、判后答疑等制度★,充分运用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工具,争着抢着谋发展、求创新、亮成绩,工作势头一片向好。★“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儿,不信我们不行!★”综合审判庭员额法官王庆说道。
一直以来★,磴口法院领导班子长期缺员,“头雁队伍”难以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后,这也成为内蒙古三级法院下大力气解决的首要问题。
“考核指标全部进入了合理达标区间,1至8月全市排名前三,全区排名第14。”9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人民法院党组召开的“脱薄”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李京通报审执数据。
“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和首执案件终本率三项指标稳居全区前列★。★”执行局局长胡彬发言★。
★“强化以学促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赴先进地区交流学习等形式,着力提升班子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持续释放发展动能。现在,在‘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和促推下,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全院上下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李明虎接着介绍。
政治部主任谢秀艳汇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岗位技能竞赛中,磴口法院在刑事、民事、行政、书记员★、法警岗位竞赛中都斩获奖项。”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队伍内生动力★,磴口法院先后组织50余名干警赴国家法官学院参加专题培训★,干警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水涨船高”。自脱薄工作开展以来,全院共获得集体荣誉10项,18名干警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
然而,人员补齐了,★“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却没有显现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班子成员长期不足,导致分工不明确★、不合理★。领导们都戏称自己是“负荷型”人才,不仅对分管工作的统筹谋划不足,还经常被拉东补西★,甚至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
前不久★,擅长民事审判业务的磴口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爱霞妥善化解了一起涉及数十人的房屋买卖合同案件★,有效避免了件的发生★,该案圆满的解决方案也为法官们办案提供了范本。“我们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老观念★,适时起用年轻干部★,切实以工作实际需要为中心点,综合考量班子成员的年龄、性别★、专业、任职经历和个人意愿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调整★,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李明虎说★。
在此基础上,磴口法院以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建设破题开路,对略显“暮气沉沉★”的环节干部进行调整优化★。
内蒙古高院★、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磴口法院上下联动,与各级组织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用足用好各种人事政策★,通过系统内调入、内部选拔★、其他单位交流等举措,对院长★、政治部主任进行调整,同时充实3名副院长★,有效解决了班子成员配置不全的问题★。
“脱薄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强队伍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发挥自身优势,不等不靠★,奋勇争先,以亮眼成绩交出脱薄答卷。★”李明虎谈起下一步目标★,眼中尽是满满的希望。(记者 车晓梅)
“干部在一个部门工作时间过长★,思想容易僵化★,视野和思路打不开,加之经历较单一,工作易被动、片面、老一套。工作岗位的变更★、环境和任务的变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对环节干部进行大调整后★,谢秀艳如是说。
电话:0577-6317 9999
技术支持:0577-6317 9995
传真:0577-6317 9996
E-mail:cg@chugn.com
地址:浙江省平阳县万全家具园区冯宅路口(104国道旁)